支气管哮喘是与气道高反应相关的慢性炎症性疾病,全球哮喘患病率约为4%。多数患者通过规范药物治疗能缓解并控制症状,但4%-6%的哮喘患者属于重度疾病,经过吸入剂治疗、避免过敏原和烟草以及共病治疗后仍未得到控制,占哮喘相关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较大比例。对此,近年来,生物靶向治疗、支气管热成形术(bronchial thermoplasty, BT)等新疗法也不断发展。
BT 是一种 新型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技术 , 通过支气管镜导入导管,对支气管壁进行热消融,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数量及体积减少 ,从而 使 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力下降,支气管高反应性下降,减少哮喘患者急性发作。近年来,B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随机对照试验(RCTs)中得到证实,例如BT10+研究的10年随访结果显示其疗效可持续10年或以上,并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。目前 BT用于≥18岁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及长效β受体激动剂无法有效控制的重度持续性哮喘患者 。
研究人员表示, 生物制剂可改善肺功能并减少重度哮喘的恶化, 与 生物制剂需考虑哮喘表型 来治疗不同,BT目前尚未确定其最佳应答表型 ,但BT的机制性质理论上似乎具有不论表型而控制症状的潜力。 由于目前缺乏BT与生物制剂的RCT结果,本网状Meta分析(Network meta-analysis,NMA)旨在研究对重度哮喘的治疗,BT是否优于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(Food and DrugAdninistration,FDA)批准的生物制剂,并生成基于概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(即恶化率、哮喘控制和生活质量、口服皮质类固醇的使用和肺功能方面)排序。
(资料图片)
为此,研究人员在PubMed、EMBASE和Cochrane中央对照试验注册库中进行相关文献检索。并分析六项结果指标:哮喘控制问卷(Asthma Control Questionnaire,ACQ)、哮喘生活质量问卷(Asthma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,AQLQ)、≥1次哮喘加重患者数、年化加重率比(annualized exacerbation rate ratio,AERR)、口服皮质类固醇剂量减少(oral corticosteroid dose reduction,OCDR)和早晨呼气峰流速(morning 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,amPEF);进行频率学随机效应网状meta分析,并使用p评分对治疗进行排序。
研究结果显示BT在治疗重度哮喘方面非劣于生物制剂最终纳入29项RCTs(15547例患者)。与对照组相比,接受BT治疗的患者发生≥1次哮喘加重的人数较少[风险比(RR) = 0.66, 95%CI = 0.45-0.98]。与对照组相比,BT组的AERR无显著性差异,但ACQ评分[均数差(MD)-0.41, 95%CI=0.63- 0.20] 、AQLQ评分(MD = 0.54, 95%CI= 0.30-0.77)、amPEF和OCDR均有显著改善。
当研究人员对BT和生物制剂进行间接比较时,结果无显著差异。例如,20项研究报告了ACQ评分的变化,其中包括4项使用BT的研究。在这些研究中,与对照组相比,BT的ACQ降幅位居第二,在亚组分析中,BT仍优于对照组,与生物制剂相比同样有效。在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方面,二者无显著差异。
小结尽管缺乏直接比较试验,但该基于RCTs的NMA结果表明对于重度哮喘治疗,BT在哮喘控制方面并不劣于生物制剂,为重度哮喘患者有前景的非药物替代治疗方案。未来需更多研究来探索BT和生物标志物关联、成本效益以及与生物制剂的直接比较。
参考文献:
1. Fong KY, Zhao JJ, Syn NL, Nair P, Chan YH, Lee P. Comparing bronchial thermoplasty with biologicals for severe asthma: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-analysis. Respir Med. 2023 May 29;216:107302.
2. Bronchial Thermoplasty Matches Biologics for Severe Asthma Management - Medscape - Jun 16, 2023.
3. 郭秦星,刘婉莹,姚欣.重症哮喘的治疗进展[J].中国临床研究,2023,36(04):487-491.
声明: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。 本平台发布的内容,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,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。 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,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。 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,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。 若涉及版权问题,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尽快处理。
关键词: